快速导航
专辑信息
专辑名称:2021年“和美课堂”第十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
推荐星级:
发行年份:
2021 点击次数:
18298
相关操作:
收藏此专辑
专辑简介
和而不同,美美与共--“和美课堂”第十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
3月27日至3月28日,为期两天的“和美课堂”第十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苏徐州拉开帷幕,全国... [查看更多]
和而不同,美美与共--“和美课堂”第十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
3月27日至3月28日,为期两天的“和美课堂”第十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苏徐州拉开帷幕,全国著名的数学学科教育专家汇集于此。
本次活动以“核心素养下新课程新教材思维品质培养教学”为主题。研讨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课堂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设计,通过具体策略来触发学生深层学习动机,引发学生深切体验和高阶思维,以具体鲜活的课例来诠释数学课堂转型的教学之道。
吴正宪老师 教学内容《统计:百分数》
吴正宪,著名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、国家督学,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,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。
吴正宪老师在授课前为各位老师解释了呈现这节课的目的,百分数在目前的课标中属于“数与代数”的范畴,但核心素养下的新课程标准计划将其划为“统计”范畴,因此,吴老师在这节课中将着重体现百分数的统计意义。这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:一、百分数的读写。课的伊始,吴老师基于学生知识基础,用很短的时间介绍了百分数的读写。二、在学生脑中建立百分数这把标尺。吴老师通过关键问题“比比谁投篮的命中率比较高?”引导学生逐渐体会百分数的统计意义,在比较1号和2号运动员时学生的心中逐渐形成一把标尺,而当继续增加运动员的数量时,必须统一一把可以适用于所有运动员的标尺,而这把标尺用100做分数时不大不小,刚好合适。三、百分数到底表达什么?通过总结,学生逐渐概括百分数的意义是表达部分和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。但作为统计数据,百分数同时具有随机性。四、生活中的百分数。吴老师最后通过中日两国森林面积的比较,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。同时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。
俞正强老师 教学内容《线的认识》
俞正强,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。现任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,教育部国培专家,是全国有名的“低头找幸福的人”。一直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,专著《种子课》一书获全国数学教学类图书一等奖。
俞老师认为,小学生在学习完长度单位、面积单位、体积单位后常常发生思维混乱,归根结底是因为在讲述线、面、体三节种子课时没有给孩子理清楚。线、面、体三个概念存在真属性和伪属性,所谓真属性指的是生活中和数学中都有的属性,而伪属性则是只在生活中存有的。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“去伪存真”的过程,所以在设计“线的认识”一颗时,俞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回答“一般平时会选哪些词来描述一条线呢?”引出线的属性,然后通过教师的系列操作活动,让学生发现线的粗细、曲直是人类生活中赋予的伪属性,而只有长短是线的真属性。
课结束后,俞老师联系到面和体,为大家解释到,有长短属性的是线,而有大小属性的是面,既有大小属性又有轻重属性的是体。只有在种子课时将这三个概念讲清楚,才会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顺畅。
罗鸣亮老师 教学内容《三位数乘一位数》
罗鸣亮,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,主持研究的“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”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、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,出版个人专著《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》
罗老师的整堂课围绕一个问题“淘气做得对吗?”展开。让学生充分讨论、说理,明确计算结果其实不是最重要的,能够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,并能讲清楚其中的算理才是最重要的,学生在说理思辨中产生思维的碰撞,在罗老师风默有趣的课中学会了数学知识。
在罗老师《说理,去往学习所在的地方》报告中,他对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建议:精问、善等、少言。所谓“精问”,是指教师要精设问题,做深度学习的触发者;“善等”就是教师要耐心等待,做用心倾听的参与者,成就学生有光度、深度的辨析、质疑、修正;最后要“少言”,即教师要言简意赅,做学习上的引导者。这和兰山区“新课堂”教学理念不谋而和,学习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,我们教师要适当的学会“放手”让学生自主经历疑问、探究、形成结论的过程。
储冬生老师 授课内容《乘法口诀复习课》
储冬生,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,中学高级教师,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,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。
课的伊始,储老师通过“5-3=8?”这样的一个小游戏,让学生体会学数学就要举一反三,揭示复习课的课题。出示“三四十二”这句乘法口诀,让学生梳理出乘法与加法、除法之间的关系;然后通过摆小圆片的操作活动,理解四个算式的意义;接下来,通过讨论探索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特点,使学生了解口诀的特点、总结口诀的排列规律;最后通过算一算、想一想两个活动,拓展口诀的应用、感受口诀的魅力。
强震球老师 授课内容《分数的意义》
强震球,全国知名数学教师,现任教于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,先后获得江阴市、无锡市和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,全国第八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一等奖第一名。
强老师从想象导入,启发学生联想数字“1”的不同含义,然后再不断变化小圆片“1”的标准,体会标准不同,同样的小圆片可以表示的数不同;学习的第二个阶段为学生理解“比较的标准”亦是一个单位。可以是长度单位、面积单位、体积单位等,从而水到渠成的导入“单位1”这个概念;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建构分数的意义。在不断的举例,不断的让学生说的过程中,分数的意义悄然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,最后能够总结出?/?表示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”;最后沟通整数、单位1、分数之间的关系,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“单位1就是一座桥梁,若干个单位1产生整数,将单位1平均分,产生分数”。最后强老师启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,只有带着问题走进课堂,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意思。
黄爱华老师 授课内容《整理与复习》
黄爱华,著名数学特级教师,正高级教师,现任职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。“智慧数学课”的实践者,“大问题”教学的首创者。
黄爱华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非传统意义的复习课,通过“生活中物体的高度和数学上图形的高是一回事吗?”“生活中打桩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一回事吗?”“为什么只有三边形可以叫三角形,四边形却不能?”三个有深度的问题,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考,启示学生:数学所研究的要比日常生活所讲的含义深广的多。学习中多问问“是一回事吗?”培养比较、分析、概括问题的能力;学习中多问问“为什么呢?”培养问题意识,形成疑问、探究、发现结论的完整思考过程。
周卫东老师 授课内容《倍的认识》
周卫东,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书记、校长,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,江苏省“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”培养对象,国培班卓越团队指导教师。
周老师在课的开始直接揭示课题“倍”,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“倍”。然后出示黄花和蓝花朵数的图片,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说一句含有“倍”的句子。在学生表达没有问题之后,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“黄花是蓝花的2倍”,学生用圈一圈、算一算和线段图的方法将这种关系表示出来。这个环节完成之后,周老师再次出示6朵红花,让学生探讨6朵红花和4朵黄花之间是否存在倍数关系,在得到否定答案以后,再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改变两者的数量,使这两种花之间存在倍数关系,进一步巩固了“倍”的概念,最后更是设计猜一猜的环节,让学生创造更多的倍,进一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。
贲友林老师 授课内容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》
贲友林,著名特级教师,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,《教育视界》数学教学版执行主编。先后在全国2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教育报刊发表文章700多篇,10年来致力于研究构建“学为中心”的数学课堂。
贲老师在课的开始便埋下了“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”的种子,然后通过交流学习明确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正确计算方法,但同时贲老师注重收集错误学生的作品,让学生在质疑、纠错中加深正确的计算方法。计算方法明确后,再用画图的方法去理解计算方法的合理性,在通过验算引入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。最后,通过一句追问“为什么转换成同分母?”引导学生回头看,无论是整数的加减、小数的加减还是分数的加减,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,从而融会贯通,达到高阶思维的学习效果。
“和而不同,美美与共”,8位授课老师积极回应新时代国家课堂教学改革,秉持着在课堂中研究课堂的教育理念,让在场的老师们深切体会到了基于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。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”,与会的老师们也将学名师之长,然后融会贯通,促进自己专业道路的进一步发展。 [隐藏简介]
专辑视频列表
-
38:39
2021-11-05
698 0
-
31:32
2021-11-05
560 0
-
53:04
2021-11-05
815 0
-
34:24
2021-11-05
1295 0
-
38:39
2021-11-05
729 0
-
18:47
2021-11-05
733 0
-
23:21
2021-11-05
489 0
-
32:21
2021-11-05
776 0
-
35:50
2021-11-05
808 0
-
26:16
2021-11-05
788 0
-
32:30
2021-11-05
715 0
-
20:38
2021-11-05
539 0
共32条数据/每页20条数据,共2页
首页
<<
12
>>
尾页